地震灾害
时间:2016-07-22   来源: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 

1、地震灾害的特点 

地震灾害是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在洪水、台风、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灾情复杂等特点而位居自然灾害之首。 

(1)伤亡人数大 

每年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数约1万人。据专家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500年中,世界上有700多万人死于地震;20世纪,全球死于地震的人数约120万人。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所有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54%,即地震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其他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总和。 

我国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比例 

我国的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同样相当严重。据统计,20世纪我国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60万人,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2)突发性强 

地震孕育时间虽然漫长,但是发生地震却在瞬间完成,一般仅持续十几秒到一分多钟。地震长时间孕育过程中所聚集的能量都在短时间内释放,因此威力巨大,足以使一座城市变成一堆瓦砾。由于地震突发性强,人们没有足够的反应和逃离时间,所以才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3)容易造成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引发火灾、水灾、海啸、核辐射、滑坡、泥石流、瘟疫等物理性、心理性的次生灾害。 

(4)经济损失大 

强烈地震会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铁路、公路、桥梁、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近万亿人民币。 

2、地震灾害的分类 

直接灾害——因地震直接导致的建筑物损毁、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等。包括房屋破坏、基础设施破坏、工业能力破坏、室外财产破坏、环境破坏等。 

次生灾害——因地震破坏后果而造成的其他灾害。包括火灾、水灾、海啸、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有害气体泄露、核辐射、瘟疫等。 

衍生灾害——因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进一步导致的一系列其他负面后果。如社会秩序混乱、经济震荡、心理创伤、社会犯罪行为等。 

3、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 

(1)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震级越大所造成的灾害就越大。在震级相同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地面收到的地震作用越强,破坏越严重。 

(2)场地条件: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地裂缝通过,都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使地震灾害加重。 

(3)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同样震级的地震,人口密度越大,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地震造成的灾害越严重,损失越大。 

(4)是否进行了抗震设防:历次地震表明,凡是按照抗震设防标准精心设计和施工的结构在地震中均表现良好,反之则破坏惨重。 

(5)震前是否做好救灾准备:震前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组建救援队,开展物资储备,做好工程抢险、电力和通信保障措施准备等,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6)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震前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有计划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可以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的素质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