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源科技大市场发布的2017年度统计报告显示,本年度促成技术交易四类合同52项,技术交易合同额突破620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9%,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连续三年实现快速增长!
直观的数据背后,是济源科技大市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点点滴滴。向产业瞄准,向市场看齐,济源科技大市场的服务宗旨就是推动济源科技资源的有效统筹,进行科技服务的业态培育,最终实现济源经济新的增长点。
小市场,大服务。围绕着“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的功能定位,济源科技大市场采用线上与线下联动、信息与业务融合、政府与企业共建的方式。充分借鉴西安科技大市场的成熟经验,使济源市的技术交易额屡破新高,连续两年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级技术合同登记优秀单位”,并成为河南区域的创新明星。
2017年,济源科技大市场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各技术转移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持续促进技术供需信息对接,深入挖掘企业需求,收集整理其他地区高校院所丰富的技术项目资源,升级项目活动对接模式,通过组织专题成果发布会、推介会,直接或间接促成技术项目交易。面向全市先后举办了多期培训、解读会,并组织人员赴西安、青岛、宁波、运城、郑州、洛阳、焦作等地对接交流,推动科技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切实发挥技术交易相关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开展。
济源科技大市场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各类技术转移经理人及全国技术合同认定培训,普及技术合同认定及技术市场相关政策,积极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转移创新人才。同时,为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推动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科技服务业良性发展的人才环境,济源科技大市场创新性将“技术经理人”带进校园,开展技术转移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在黄科院、济职院举办了7场次系列专题讲座,参与学生超过4000人。未来济源科技大市场还将以创新教育、创业就业为切入点,构建联合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近年来,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共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济源科技大市场统筹科技资源、搭建创新交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转型升级乃至建设豫西北科技创新高地的作用不断得到展现,领跑济源高新企业协同发展的能力,也不断从各方面得到验证。
从项目对接到项目评审再到技术交易、政策解读,济源科技大市场一直致力于强化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合作,夯实科技创新合作基础,推动人才培养交流,挖掘科技创新合作潜力,探索科技创新功能互补型协同合作,不断以自身发展为济源高新企业加固信心,提供机遇,为济源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注入活力。截止目前,济源科技大市场累计登记技术合同101份,累计实现合同成交额9946.58万元,共办理免税合同19份,共帮助企业减免税收约37万元。累计收集技术项目1429项,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发布专利项目724项;促成交易对接25项。
市政府也大力支持科技大市场的发展建设,并依托其交流平台,积极引导科技资源交流体系建设和硬件资源共享,服务于“双创”,服务于实体经济,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能,极大提升了济源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速度,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高效发展。“要让科技大市场在济源落地生根,要让科技创新服务在企业落地生根。”2017年7月4日,济源市副市长卫祥玉莅临济源科技大市场参观调研时,对大市场运行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10月17日,河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赵建军一行也亲赴济源科技大市场调研指导工作,对大市场的运营成效给予了肯定,对未来发展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济源市副市长卫祥玉与科技局局长李军华莅临济源科技大市场参观调研
济源科技大市场不遗余力地统筹科技资源,牵线搭桥,强化政策引导和要素倾斜,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认识到创新成果的产权意义,逐年攀升的技术合同成交额正是技术市场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创新主体技术转移活动不断丰富的重要体现。
此外,济源科技大市场已得到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的大力支持,通过线下线上、网内网外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省级中心对区域平台的资源信息支持,服务联动。基于中原大数据研究院,支持济源科技资源数据中心建设,探索资源共享模式,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依托西安已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特色平台,推进郑州中心、济源及西安跨城市之间的专项互动合作。
未来,济源科技大市场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力引擎,精准对接,精准发力,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真正将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